2013年,由原北京軍區總醫院成癮醫學中心、中國青少年心理成長基地制定的網癮診斷標準首次在世界精神疾病診斷領域被國際認可《網絡成癮臨床診斷標準》被納入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編著的DSM-5(《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從而成為國際標準。
在網癮治療過程中一定注意,網癮容易和抑郁癥、焦慮癥、恐懼癥、雙相情感障礙、多動癥、注意力缺陷、人格障礙、強迫癥共病。必須認真區分,診斷明確,才能精準干預。我們總結如下幾型供參考:
1、抑躁型網絡成癮綜合征 廣泛性興趣減退,自我評價低;不愿主動與人交往,感到精神痛苦;運動性興奮,行為失控
2、焦慮型網絡成癮綜合征 恐慌不安,搓手頓足、或肢體震顫;情緒波動,可伴有緊張或恐懼,感到精神痛苦。
3、強迫性網絡成癮綜合征 強迫思維為主,包括強迫觀念、強迫回憶等;強迫上網行為,無法控制,感到精神痛苦。
4、恐懼型網絡成癮綜合征 心慌、臉紅、出汗、顫抖及提心吊膽的情緒體驗;害怕與人對視,常伴有期待性焦慮;遇到特定情景,極力逃避,感到精神痛苦。
5、人格異化型網絡成癮綜合征 言語信口開河,常有撒謊現象 情感不穩或情緒低落,有時冷酷無情;認知扭曲,行為更多受本能驅使。
6、精神分裂樣型網絡成癮綜合征 思維散漫、遲緩或內容貧乏,出現短暫幻覺和妄想;無明顯原因出現興奮躁動或抑郁狀態;孤僻、違拗,幼稚化以及多疑或超價觀念;
7、混合型網絡成癮綜合征 指在符合網絡成癮癥診斷標準的基礎上,伴有精神分裂癥樣癥狀、強迫癥狀、抑躁癥狀、恐懼癥狀及人格障礙等兩種以上癥狀者稱之。
所以針對性的治療才可事半功倍。治療網癮需身心同治。